新編股票操作學全書 全文閲讀 趙濤 精彩無彈窗閲讀 GNP與巴菲特與陰線

時間:2017-02-02 02:12 /科幻小説 / 編輯:蕭言
完結小説《新編股票操作學全書》由趙濤傾心創作的一本競技、商業與經濟、都市生活風格的小説,這本小説的主角是陰線,巴菲特,GDP,文中的愛情故事悽美而純潔,文筆極佳,實力推薦。小説精彩段落試讀:但是,投資者們都意識到了這一點,這樣那些不受管制的公司的股票價格就會非常昂貴。由於所付的價格決定回報率,所以這樣就會減少回報率,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尋找一種還沒有...

新編股票操作學全書

推薦指數:10分

更新時間:2017-05-19 09:24

連載情況: 已全本

《新編股票操作學全書》在線閲讀

《新編股票操作學全書》精彩章節

但是,投資者們都意識到了這一點,這樣那些不受管制的公司的股票價格就會非常昂貴。由於所付的價格決定回報率,所以這樣就會減少回報率,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尋找一種還沒有被公眾所認識的公司股票,也許是一個偽裝的自來公司。

布魯伯格認為,有很強的消費者壟斷的公司之所以能夠有很高的盈利,其原因在於它們不必過度依賴於對土地、廠和設備的投資。而這些固定的費用和財產税會消耗那些普通商品企業的利

相反,有消費者壟斷的公司的財富主要以無形資產形式存在,比如可可樂的方和萬路的品牌,這樣,由於聯邦税收主要是針對利,所以税額可以據公司利,而像通用汽車公司那樣必須不斷投資於有形資產的公司,其利的彈就不大,在企業擴張的早期,一般商品類型的企業只有依靠大規模地擴建廠才能足需的需要。

有消費者壟斷的公司,由於有很大的現金流量,所以幾乎沒有什麼負債。箭牌公司和UST(美國煙草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就沒有什麼負債,這兩個公司一個生產抠箱糖,一個生產煙。由於負債很少,它們就有很大的自由去向別的更有盈利能的企業投資,購買它們的股票。另外,這些企業的產品大多是低技術產品,不需要非常先的廠。而且由於沒有競爭者的威脅,它們的生產設備能夠使用更的時間,因為沒有競爭者就意味着不必不斷地行設備更新和廠改造。

通用汽車公司生產的汽車屬於價格民甘型的普通商品,它必須花幾十億元更新設備或購買新的生產設施來生產新型號的汽車,而這種新型號的汽車也許只有幾年的競爭,這樣,公司又不得不行新一的改造。

值得注意的是,商業的歷史顯示出不同類型的消費者壟斷自從貿易開始形成以來就一直存在。從早期在遠東貿易的享受消費壟斷的威尼斯人,到英帝國對冶鐵業的壟斷,到早期的西部美洲,那時科爾特(Colt)和威切斯特(Winchester)就象徵着高質量的火器,還有德國的著名火生產商克虜伯(Krupp),它的產品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被廣泛運用。這些企業都從消費者壟斷中獲利,由於其產品和務的質量,消費者願意為之多付錢。

再看一看通用電氣公司,這是由托馬斯·迪生參與創建的公司,它為全提供電,向某個國家銷售發電技術以及電線,然再向其銷售電器、燈泡、發電設備和冰箱(就像吉列公司向消費者派發剃鬚刀以使其購買吉列刀片一樣)。今天,通用電氣公司已是美國最有實的商業公司之一,它的實部分來自於20世紀上半期它獨佔市場時積累的雄厚資本。

2.利豐厚、財務穩健的公司

有消費者壟斷固然很好,但是經理人員也許不能利用好這一因素,從而使每股利起伏不定,巴菲特尋找的就是有豐厚的利並呈上升趨的公司。

巴菲特興趣的公司,其盈利情況應該是:該公司不僅擁有有消費者壟斷的商品,而且公司的經理人員還善於運用這一優,來提高本公司的實際價值。

巴菲特喜歡財務政策保守的公司。一般説來,如果一個公司有消費者壟斷,那麼它就會有相當豐富的現金,沒有期的債務負擔。巴菲特最喜歡的公司如箭牌公司、UST和國際箱方公司就沒有什麼期債務,而巴菲特經營業績較好的公司,如可可樂和吉列公司的期債務不超過公司淨現金利的一倍。

有時候,一個優秀的企業即使有消費者壟斷,它也會大借外債來獲得對其他企業的控制權,如大都會公司就曾使自己的期債務增加一倍以購買ABC電視台網。如果情況是這樣的話,就必須保證要購買的公司必須也有消費者壟斷,本例就是如此。如果購買的公司不有消費者壟斷,那你就必須小心了。

期債務用來購買其他公司時,必須遵循下列規則:

(1)當兩個有消費者壟斷的公司結時,這將是一次奇妙的聯姻。由於兩者都有消費者壟斷,這將產生巨大的現金流量和超額利,從而很就能將所借的期債務還清。

(2)當一個有消費者壟斷的公司與另一個普通商品類型的公司結時,其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這是因為普通商品類型的企業為了改善自己不佳的經濟狀況,會侵蝕掉消費者壟斷所產生的利,從而沒有足夠的錢來償還借下的期債務。一種例外的情況就是某個商品類型企業的經理人員利用公司的現金流量購買了另一個有消費者壟斷的企業,隨在完成這種結和喉就拋棄了急需補充現金的商品類型企業。

(3)當兩個商品類型企業結時,這就是一種災難。因為兩個企業都沒有能獲取足夠多的利來償還借款。

在尋找優秀企業的過程中,應尋那些有消費者壟斷並且財務狀況較保守的企業。如果一個有消費者壟斷的公司想借一大筆期債務,那麼除非它想購買另一家也有消費者壟斷的公司,否則就是不可取的。

3.可以用留存收益再投資的公司

巴菲特認為,一個優秀企業還應有這樣的特徵:企業有能對保存盈餘行再投資,以獲得額外的高昂利

巴菲特小時候曾迷上了一種彈子機遊戲。他發現別人也非常想,但彈子機不是許多人能買得起的。於是,他購置了一部彈子機出租,生意很火。如果他只保留一部彈子游戲機,永遠不擴展其業務,而把從中所掙的錢都存入銀行,那麼,他的利率就是銀行存款利率。

但如果巴菲特把掙來的利投在一個新的企業上,其投資回報率高於銀行利率,那麼巴菲特就能獲得更高的權益收益率,反過來會使股東更富有。想一想,如果10年之中每年給你1萬美元,你都將其鎖在抽屜裏,那麼10年你一共會攢10萬美元。但如果你以年利率5%的存款利率將錢存入銀行,10年末你就會有132067美元。如果我們像巴菲特一樣精明,每年可以以23%的複利率行投資,那麼10年末我們將會有370388美元。這比藏在抽屜裏的10萬美元以及存在銀行的132067美元要多得多。

如果20年內每年都能有23%的收益率,那麼20年末總額共計3306059美元,而將錢鎖在抽屜裏只會有200000美元,以年利率5%存入銀行也只有347193美元。

巴菲特相信,只要一個公司能以超過平均數的收益率行投資,那麼就應該將盈利保存在公司行再投資。他不止一次地説過,只要公司能獲得平均數以上的收益率,他就對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保存所有的盈餘而不分派到很高興。

巴菲特正是利用這一投資哲學行投資,並把它運用到那些他的股東沒有太大興趣的公司。他相信:只要公司以能很好地利用保留盈餘行再投資,或將能以理的收益率行運用,那麼,將盈利保留下來再投資就對股東有利。

但是要注意,如果一個公司的資本需不大,但資本運用不佳,或者經理人員常常把留存盈餘用於盈利率較低的投資項目,在這種情況下,比較好的選擇應該是將利利形式派發,或者購回股票。

如果保留盈餘被用來購回股票,公司實際上是在收回其財產權利,同時也增加了那些仍持有股票的股東們未來的每股盈利。可以這樣來看這個問題:如果一個夥企業有三個夥人,那麼每人擁有該企業1/3的產權。現在企業用資金買斷了其中一個人的股份,那麼剩下的兩個股東每人擁有50%的股份,公司的盈餘就由兩個人平分。這樣,股票購回就使每股盈餘增加,從而造成了公司股價的上升,這就給股東帶來了更大的財富。

巴菲特的首選是投資於“現金牛”,也就是那些需要很少的研究開發費用或不大行廠和設備更換的非常有盈利能的企業,最好的“現金牛”是有能投資於或購買其他“現金牛”的企業。以納貝斯克和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為例。這兩個公司都擁有煙草企業,都是“現金牛”,並能產生巨大的保留盈餘。如果它們將這些盈餘行再投資,比如説投資於汽車行業,那麼在獲利之必須行很一段時間的鉅額開支,但是,如果它們的投資目標投向其他“現金牛”,如煙草行業和食品行業,像納貝斯克食品公司、通用食品公司、卡夫食品公司以及其他一些著名的食品公司。這種情況還有一個典型例子是薩拉·李(Sara

Lee

)公司,它不僅生產著名的巧克蛋糕,而且還擁有其他一些著名的品牌,如裏格斯(Leggs)、漢斯(Hanes)和普雷泰克斯(Playtex)。

大都會公司在和迪士尼公司並以,曾利用其“現金牛”光纜電視企業去購買ABC電視網。ABC公司是另一個“現金牛”。期以來,大都會公司一直把大量資金花在購買其他新聞媒上,這是因為電視台和電台能產生大量的現金,從而使股東願意花錢去購買。建造一所電視台可以持續40年,直到現在,新聞媒的消費者壟斷還受到聯邦政府的保護,但是,由於運用通訊線路而造成的光纜、衞星和電視的發展產生了一個問題:三大網絡巨頭——ABC、CBS和NBC能否保持其競爭地位?

有一個關於大都會公司的總經理湯姆·墨菲(Tom

Murphy)的故事。當他坐在奧哈馬巴菲特的家中看電視時,有人問他:“你覺得廣播通訊領域的許多成就令人吃驚嗎?”他回答説,他更喜歡只有黑電視和三個網絡競爭的時代。巴菲特相信廣播業雖然不像以那樣盈利豐厚,但還是個不錯的行業。

在對企業期投資時,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公司的經理人員能否有效利用其保留盈餘。如果將資金投向了那些沒有什麼途的企業,那麼資金就會落空。

巴菲特不願投資的企業

巴菲特為什麼不願意投資在商品型的企業裏呢?

其實理很簡單,商品型企業的顧客羣不是消費者,而是其他的公司。這些公司不像消費者有消費人那樣,會對品牌產品久生情、成情有獨鍾的現象。反之,它們完全是以價格和品質來作採購標準的。一不小心,顧客就會轉換供應商。這不是顧客不講人情,而是如果他們講太多的人情、向你更貴的貨,他們就會被自己的行業競爭者擊敗而倒閉。

我們常看到,商品型的企業一不小心,就會被取代。

更糟的是,商品型企業的命運並不完全是由自己主宰的。勞工成本就是一個例子。所以我們看到了各種工業從先國家轉移到發展中國家,接着再轉到落國家的現象。

要想清楚瞭解巴菲特的思考模式,我們現在對這類企業做更一步的探討。

當我們談到商品型的企業時,我們説的是:一個企業所生產的商品,價格是消費者最主要購買的因素之一。

在我們的常生活當中,最簡單而明顯的商品企業型是:紡織業;食品原料,如玉米和稻米;鋼鐵業;天然氣和石油公司;木材業;製紙業。

這些公司所生產的商品,在市場上面臨強的競爭,價格是影響消費者選購的主要因素。

即使石油公司企圖讓我們相信某一個品牌比另外一個更好,然而當我們在買汽油的時候,仍然是以價格為依據。價格是決定的因素,同樣的產品還有泥、木材、磚塊、記憶以及電腦的處理晶片。

讓我們面對這個事實:你所購買的玉米來自於何處並不重要,只要它是玉米,而且味像玉米就可以了,由於玉米市場強大的競爭導致利非常微薄。

在商品型的企業當中,低成本的公司將會取得領先的地位,這是因為低成本的公司在定價方面有較大的自由,成本愈低,利就愈高,雖然這是個簡單的概念,但是卻有非常複雜的意義,因為要降低成本就表示公司在生產製造方面必須不斷初巾步,以保持領先的地位。這需要資金額外的支出,而消耗掉保留盈餘,並因而造成研發新產品以及收購新企業速度的降低,而這兩者能夠增加公司產品的價格。

其中的過程通常是這樣:A公司在生產製造的過程當中,做了某些改以降低成本並增加收益,於是A公司降低市場上的銷售價格,增加邊際效益,企圖由B,C,D公司手中瓜分更多的市場。而B,C,D公司不願將市場拱手讓給A公司,因此它們只好和A公司一樣不斷改生產過程,B,C,D公司於是開始降低價格,與A公司競爭,並削減了公司因為改善生產過程而得到的利,惡循環就開始了。

有時候對某種務和產品的需,超過它所能供應的量,就像颶風掃過佛羅里達州,摧毀了數以千計的舍,而使三板的價格一飛沖天的情況。此時,所有的廠商都能夠得到收益,但是需增加通常也會導致供應增加,一旦需疲弱,過度供應也會造成價格和利的再度下跌。

此外,商品型的企業也要完全依賴管理階層的品質與智慧去創造利,如果管理階層缺乏眼光,或是費公司貴的資產,誤用公司的資源,就會喪失它的優,而在強的競爭下失敗。

首先,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商品型企業的未來成空間非常小,由於價格的競爭,這些公司的利一直很低,所以公司較缺乏經費擴充企業,或是投資更新設備。第二,就算他們設法開始賺錢,盈利通常用來更新工廠的設備,以保持競爭的能

商品型的企業,有時為創造市場空間,運用廣告轟炸消費者,讓消費者以為它們的產品勝過競爭對手。在某些例子中,為保持產品領先優,就必須做相當幅度的改,然而問題是不論產品做多少改,如果消費者選購的惟一標準就是價格,那只有低成本的公司會取得領先的地位,而其他的人只能不斷掙扎生。

(43 / 99)
新編股票操作學全書

新編股票操作學全書

作者:趙濤 類型:科幻小説 完結: 是

★★★★★
作品打分作品詳情
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